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传统文化 >>道教文摘 >> 玄学里鬼神与道德
详细内容

玄学里鬼神与道德

     

        孔子一般是不言鬼神的,不是他不知道鬼神的事,而是怕对一般的弟子们谈了,不但不能很好地把持自己,而且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老子却不怕这些,直接言明鬼神与人的关系,把天人合一理论讲得透透的,让世人明白如何归德就道,实现生命之长存。


        《礼记·祭法》曰:“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即魂归于下,为鬼;魄归于天,为神。万物皆有灵,古人是承认有鬼神的。


        古人修行,道德高上,感动天龙鬼神,自然得到拥护。因为,道德是世上最尊贵的,所以说:“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鬼神和人,各有各的法界,各有所尊,何以诸天鬼神会尊敬人法界呢?本来灵明妙性,不分彼此,同归一体的;因为无明不觉,昧了真源,则有四圣六凡十法界之分。如果要从迷到悟,返本还原,则各法界的觉悟程度,亦各不相同。人法界中,有觉有不觉,如见有邪有正,诸天鬼神皆然。


         人法界在六凡中,超过其他五法界。因为六欲天耽爱女色,忘记修行;四禅天单耽禅味,忘其明悟真心之路;四空天则落偏空,忘正知见;修罗耽瞋,地狱鬼畜苦不堪言:皆无正念,那能修行。人道苦乐不等,但比他界则易觉悟,能明心见性,超凡入圣。诸天鬼神虽有神通,都尊重有道德的人,其神通福报大小不同,皆慕正道。


          什么是鬼神?对这个问题必须解释,否则,道学思想难以明了。所谓鬼与神,也是自然中的一种生命状态,生存于和人世不一的世间或曰空间或维层。具体而言,鬼的个头没有人大,却也有思维,有情感,有意识,有特定的生存环境,但与人相比,其心性比较暗淡,气量狭隘,性情低哀,品格自私,其种类也有许多,如饿鬼、色鬼、屈死鬼等,能量本事有大小不同,但都处于鬼道之中,其地阴森无光,冷酷无情,相互冷漠,互不帮助,无食无衣无居,暗无天日,艰难度日。


        而比人高一维层的神则比鬼强多了,个头比人大得多,心胸比人大,能量比人高,心性较为光明,本领也是常人无法比拟的。所居其地也比人世要光明灿烂得多,它们乐意帮忙,施舍其爱,但仍有自我念头,脾气也不十分和蔼,心中还有诸多的争斗与仇恨。若按佛家所分,这类生命属于阿修罗类,比天人低(天人也是神, 是较大的神),男的长得特丑,女的长得很漂亮,天性好斗,睚眦必报,总想争出个高低、上下、对错来。


         处于它们中间的便是我们人类。鬼、神、人三者共处于宇宙之中,因都没有清静无染,都有自私我执,都在六道里往返轮转。从这一角度看,鬼神都是人转的,人为的。人死后品德高者为神,低者为鬼,三者只是在某一世、某一维层特定的生命状态表现而已。


          那么,处于其他维层的鬼神为什么要来干扰或伤害我们人类呢?要知道,既然成为鬼,他的生前就没有良好的品性,端正的行为。进入鬼道后,其心性更与人性大不相同,思维狭隘,认识低下,更为自私固执,一切都是从其利益出发考虑。

        再加之所处环境非常阴森苦难,所以就时时想着早日脱离,一有条件就想重新回到曾经生活过的人世,寻找当时熟悉的人,乞求帮助。什么时候能回来?刚去世时,特别是前七天,每天都要回家看看,回忆一下那曾经熟悉的人与事与环境,一直到四十九天才终止,之后便是特定假日等,如清明节、七月十五日、过年时等。当然,也有好多无家可归的游魂野鬼。如果我们过早地安葬了,或在这些假日里没有去看望它们,它们就会非常失望,心情更加痛苦,便鬼性大发,经常来干扰我们,我们便可能会做噩梦、得病,正常工作与生活也会被扰乱。       

           现在好多城市人去世后,三天便下葬,实是不妥,所以,神经病、自闭症、抑郁症等患者也就越来越多。那么,在清明节等日子里上坟烧纸钱顶事吗?顶点小事,只能让它们痛苦的身心稍微得一丝安慰,却解决不了它们的根本问题。


         神的情况也同理。神也分好多种类,层次也有高低不同,众神也都时时和我们在一起,照看或帮助我们。如果我们惹怒了它们,它们也会朝我们发脾气,施报复,也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品性越高,行为越正的人越能得到神的帮助,相反,也越会受到一些小神的干扰。


          而至高的佛道对我们的帮助是通过无声、无色、无态、无形之方式进行的,可我们常常又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与帮助。只要我们心存正念,纯洁品行,代表天地正道之佛道菩萨等诸大神圣德就会成为我们的守护神,会时时照顾着我们的一切。故而曰,有信仰之生命是非常幸福的、安宁的。


         相信鬼神的存在并不是迷信,丧失自我,而是通晓了天地人相合之理后能够按照此理去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让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三方各安其所,相互帮助,共同升华至清静纯明之境而永得长生。

谈鬼神,明道德

        《庄子》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一天,齐桓公去打猎,管仲给他驾马车,齐桓公突然看见了鬼,赶紧抓住管仲的手,问他看见什么东西没有?管仲说,什么都没看见。回去以后,齐桓公开始失魂呓语而得病,管仲则半点事都没有。齐桓公生病以后,好多普通的医生怎么也看不好,有一个叫皇子告敖的贤士见了齐桓公,说:“是你自己伤害自己,鬼神哪里能伤害您呢!”齐桓公真诚地问皇子告敖,到底有没有鬼?皇子告敖肯定地说,有。两人围绕这个话题聊了半天,不知不觉中齐桓公的病就好了。它告诉我们,面对鬼神,只要内心安定,便什么也不用害怕。正气在身,百邪不干。


          《礼记·祭义》里说:“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天下之礼,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


         重视德孝之儒家讲究对鬼神的尊重,是为了让我们尊重祖先,纳入正道,而不是要去迷信、害怕它们。“魄气归于天,形魂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礼记·郊特牲》)阴阳之义,就是天地道义。

谈鬼神,明道德

          回到老子这里所说的治大国烹小鲜和鬼神的内容上来。老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不能胡乱折腾,要似烹小鲜一样,轻点,慢点,掌握好火候,不加任何调料(寓意不带入个人分别、爱好等情感与见识),且还得用原汁(原水)进行,不要脱离了生活实际。如果我们随自己的性子上下、左右不停地翻动,并加入各类佐料,那么烹制出来的小鲜就不那么美味地道了。


           如何让鬼神不折腾我们,静己安他?除了归于正德,合于大道外,别无他法。鬼在下面,神在上面,人处其间,上下若有其一不安宁,人类自然不得安静。天地间诸事都是紧紧相随的、相关的,地有动,神早先便知道了;人世有事,神鬼也会提前知道的,有时还是事情的生发者。而人只有等事情发生后才会知晓,有的甚至发生了也不知道根由在哪里。人世间的好多事,也是那些失了正道、自我太重、少了公正之心的上位者折腾出来的,这是他们入了魔道的表现,与圣人相差远矣。老子告诫我们,一是凡举大事,一定要举重若轻,越是重大事情越要放平心态,从容认真对待。二是办事要遵循道而行,只要归于正道,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


           如何才可脱离低下受罪的鬼而成为比神更高的佛道呢?只有修养自我品德,提高生命的层次,临终时才可以按照天地规律,自动上升到不受苦罪的天界,如佛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那里到处一片光明祥和,处处充满仁爱,无有任何阴暗与苦痛,生命永久不灭。庄子在《大宗师》里曰:“(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天地所有鬼神与人都生于道,道是众生唯一的最终的归宿。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在线客服
- 道长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风科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