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时日禁忌研究知多少?
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的某个空间,生活在时间的长河里,每时每刻,我们都进行着各种活动,而每时每刻围绕我们周围的日月星辰都是在变化的,各种磁场也好气场也好,各种环境条件都在变化,对我们人类(也包括动植物的生长生或繁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去做某件事时机不同,自然有吉有凶。 时间并非仅仅一个空洞的数字,它是一个坐标,对应着这个坐标,有各种能量的生生灭灭。而这些或可见或不可见的能量,都在深刻影响着我们人类的活动。 建除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择方术。建除术在秦汉时期颇为流行,《史记·日者列传》有建除家,可见西汉时期,建除术已发展成为日者中的一个影响较大的流派。建除术以北斗的位置变化来占卜吉凶。北斗七星因为形状似斗而得名,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形似斗身,即斗魁。 玉衡、开阳、摇光三颗星形似斗柄,即斗杓。从地球上看,北极星的位置变动不大。因此古人认为北极星不动,古人在生活中通过北极星来进行定位和导航。北斗七星因为形状独特,方便辨识,离北极星近,受到极大关注。古人观察到北斗七星围绕着北极星旋转,随着时间的推移,斗柄所指方向不同,即所谓“斗转星移”。斗柄所指的方向,代表着季节的不同。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北斗星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很高,《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斗在古代方术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建除术将斗柄所指的方位称为建,处于建之后一位地支为除。十二地支与方位相配合: 汉用夏历,正月建寅。故正月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二月卯为建,依次类推,如下表所示。 建除术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均有记载,如放马滩秦简、睡虎地秦简、孔家坡汉简、九店楚简和《淮南子·天文训》等。然而建除术在不同文献中的名称并不相同,饶宗颐先生认为建除术在当时有很多家,“而以配十二辰则无二致”刘乐贤先生通过对出土文献的研究,认为简帛建除法有楚系和秦系,汉代流行的建除是秦系建除,后世流行的建除也是秦系。 《赤松子章历》中建除十二值的名称与后世十二值的名称完全相同,与秦系大体一致,与楚系差别很大。在秦汉的文献中,建除法似乎特别强调年、月、日、时当中的“日”,每月的某日为建日或除日或其他日等,以“日”为基本单位进行占卜,如放马滩秦简《日书》甲种:“建日:良日矣,可为啬夫,可以祝祠,可以畜六生,不可入黔首。” 然而《赤松子章历》中不仅包括某日的凶吉,还特别强调年、月、日、时当中的“时”。如:“除日可呈章十二通,利上治病,分解冢墓殃考连达子孙,不上保护钱财。忌酉时。” 五音呈章利用是按照建除术的建日、除日、平日、定日、执日、破日、危日、成日、收日、开日、闭日,依次列举可以上章的数量、宜忌上章的类型、上章禁忌时刻。如“建日,可呈章九通,利上开化大道、收捕凶殃鬼贼,不上诛符庙,伤一门及师。忌申时,斗击下,他仿此”。 推斗击时的内容比五音呈章利用要更加简单,只按照建、除、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给出了禁忌时:“建日忌申时,除日忌酉时……不可上章治病。”比对两种禁忌,每日所列的禁忌时完全相同,唯一差别在于“推斗击时”每日禁忌内容相同,均为禁忌上章治病。这两种禁忌的依据,在《赤松子章历》中解释为“斗击下”。 “随斗击”为《汉书·艺文志》描述阴阳家擅长的事项之一:“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陈朝爵《汉书艺文志约说》案云:“《淮南》所云‘顺招摇’盖即‘随斗击’之说。”饶宗颐先生更加详细地解释了“斗击”:“北斗七星,其杓端有两星,即招摇和玄戈。 《淮南子·天文训》:‘太阴所居,不可背而可乡(向),北斗所击,不可与敌。’又云:‘凡用太阴,左前刑,右背德,击勾陈之冲辰,以战必胜,以攻必克。’所谓斗击,指北斗对冲之辰……‘击太岁’后人称为岁破,指太岁所冲之辰,如子年在午,丑年在未,为最凶之神,谓子午冲,丑未冲也。 招摇、玄戈为北斗杓端内外之两星,其所击之(十二)辰及星宿,即所谓的‘斗击’是也。”斗击之辰所代表的空间和时间均被看作不祥。兵阴阳家认为随着斗柄转动的方向出击为大吉。攻击斗柄所指的方向是顺天而为,可以取得胜利。这种吉凶观在当时十分流行。《吴子·治兵》:“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摇在上,从事于下。”《淮南子》引《易林》:“魁罡所当,初为败殃。 《赤松子章历》避忌的斗击时“建日忌申时,除日忌酉时……”应该是以正月为例来进行说明,其余则可类推。因为正月地支为寅,寅为建,寅之对冲为申,故“建日忌申时”。 斗击之地,为必败之象。斗击时亦是破败之时,不宜上章治病,可能是担心治病效果不好。以正月举例,在古文献中亦十分常见。如《淮南子》有:“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巳为平,主生;午为定,未为执,主陷;申为破,主衡;酉为危,主杓;戌为成,主少德;亥为收,主大德;子为开,主太岁;丑为闭,主太阴。”亦是以正月为例,并未完全列出其余月份。 四时凶日的根据可能是建除术中的厌。四时凶日,《道藏》仅《赤松子章历》和《灵宝玉鉴》有载,其他文献几乎未见记载。而《赤松子章历》和《灵宝玉鉴》几乎内容完全相同,应该同出一源,或因都抄自某书,或后出之书将传世之书内容抄入。 四时凶日,《赤松子章历》和《灵宝玉鉴》均记为:“春三月酉,夏三月午,秋三月亥,冬三月子。右四时日,不可上章,害师。”《赤松子章历》未见其他版本,又没有可供对读的材料,从文字本身看不出四时凶日中的酉、午、亥、子有何规律:它们分别处于地支的第十、第七、第十二和第一位。我们假设其
中“亥”为“卯”之误字,那么就可以解释得通了。春酉、夏午、秋卯、冬子正是月厌,后世将其称为“天狗头”。月厌和月建同为建除术中的术语。建除术有阳建和阴建。《论衡校释》中引《周礼占梦》疏:“《堪舆》天老曰:假令正月阳建于寅,阴建在戌。” 北斗之神有雌雄,运行方向不同。月建为雄所在,月厌为雌所在。《淮南子·天文训》:“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于子,月从一辰,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谋刑,十一月合子谋德。太阴所居辰为厌日,厌日不可以举百事。”王引之认为“太阴所居辰”应为“雌所居辰”。“雌,北斗之神右行者也,月徙一辰。太阴则左行而岁徙一辰。两者各不相涉。” 图内圈为雌北斗运行图。外圈为雄北斗运行图。雌雄北斗于十一月和五月相逢,即“五月合午谋刑,十一月合子谋德”。内圈中寅的位置为正月,厌在戌。二月,厌在酉。三月厌在申。正、二、三月为春,忌酉,则是折中取中间之意。后世选择书将四时凶日称为“天狗头”。 《选择求真》:“最忌月厌。月厌正月从戌起,戌为天狗,士遂以天狗名之,戌酉申者,春季之厌也,折中而取酉,谓之春季月厌正位,命为‘天狗头’,犯之者,小姑无子。夏午秋卯冬子,同此例也。 择吉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习俗,其之始也,莫知其涯;择吉作为一种数术,至今已逾两千年。 从广义上说,包括周易八卦、太乙、六壬、奇门遁甲、禽星、丛辰、建除、堪舆、风角、占星、孤虚等在内的所有数术,都可统称为择吉术,又叫选择术,它们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给人们提供关于吉凶的信息的。 狭义上的择吉,是指以干支历为基础,根据其年、月、日、时所值吉凶神煞进行计算,综合参考,选择吉日吉时,确定趋避的一种方法。简单地说,所谓择吉,就是根据一定的方法选择吉利的日子,所以中国民间直接称之为"择日"、"看日子"、"捡日子"。古代又称为"涓吉"、"诹吉"。 择吉术是一个融汇了多家学说的复合系统,因而它的理论体系极其庞杂。就现今所知,它至少包含这样一些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