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同的咒语,为什么普通人念的不如修行人念的灵验呢?咒语在中国属于道教法术的一种,以某种特别的顺序或特殊音节念出,以促成某些的特殊效果的语句。语言禁忌发展到极点,达到灵物崇拜程度 ,就可能形成引 。咒是口头语言禁忌 ,平时禁止使用。咒语的文字表现形式是符箓。咒语并非迷信,是人类表达意念的一种语言,传承于我国几千年的道家文化。 使用道教的咒语来驱鬼逐邪,祓除不祥,这也是古以有之的方法之一。《尚书.无逸》中所谓"厥口诅咒"也就是"告神明令加殃咎"之意。早期认为,鬼也有种种禁忌,有种种弱点,害怕人的诅咒便是鬼的弱点之一。 在很多人看来,这或许就是“迷信”的化身。毕竟,你怎么样让人凭空相信念几个汉字就能有不可思议的妙用呢?并且,你念和他念都是在念,为什么你念就能有作用,他念就成了日常的读诵呢?这其中的道理若讲不明白,也就很难让人真正相信咒语的妙用,相信修行是我们这一辈子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笔者接下来所阐述的观点,也许会让你眼前一亮。 按照道教的理解,咒语的启用多用于静气凝神和驱邪治病等功效。静气凝神还好理解,毕竟,人在专注于某一项事情的时候,都是静气凝神的表现。但在道教咒语中,这一点并不是单纯地指心无杂念,而是要通过静气凝神来实现驱邪治病的功效。 说到这里,你先别急着反驳,让笔者继续用“科学”的观点来帮你解读一下为什么诵持咒语可以驱邪治病。 咒语到底能不能治病呢?答案是:能! 那为什么又有很多不管用的情况发生呢? 其实不是咒语不灵,而是人不会“念”了。这一个“念”字,又包含几层的含义。 首先,念咒语,要懂得咒语本身的发声特点和人体与之相对的关系。这其实暗含着道教自古以来便具有的“天人合一”的道理。 打个比方:人失眠难以入睡时喜欢听催眠曲或者轻音乐,反之如果听摇滚一定是越听越兴奋。这其中的道理,就和咒语因发声规律而起作用的原则有相通性。道教中的一部分咒语,利用了文字本身发音的特点,结合中国宫商角徵羽五律的音阶,诵读出来时颇与音乐疗疾的方法类似。 只是要注意,这类咒语如果没有师父教,单纯看记录在书本上的文字学习(文字只有字形,并没有读音),是很难起到作用的。很多咒语的发声方式——如转音、重读、不读或读半边等——如果没有师父的传承,单靠自己摸索不但学不会,还很可能学成旁门左道,最后受到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咒语就是两个字“哼哈”。大家都知道哼哈二将为护法神,但为什么会成为护法神,哼哈二将又是怎么来的呢?很多人都喜欢以成书于明代的《封神榜》中的记载作为正史参考,笔者要提醒的是,这一点大家只可以作为娱乐参考,是万万不能当真的。 我们说“哼哈”是护法神,而且通过诵持“哼哈”这一简单的咒语,就可以起到守护身心的作用。如果我们早上起床后用丹田之气大声“哼、哈”两声,重复三次以后就可以起到排浊气的功效,把浊气排出体外,人自然就健康了。古人把浊气称之为邪气、风邪、湿邪、火邪。凡是引起人体疾病的都称之为邪,那哼哈二声可以排邪气,也就是可以辟邪。因此古人把“哼哈”两字咒语给予人性化,就有了“哼哈”二将。这就是咒语的人格化演化,从而使人们不用再复杂地去记诵咒语,而只要保持可视化的神仙信仰,就可以起到同样的功效。(关于哼哈二将是道教还是佛教的护法神,在这里暂不展开赘述,此文只论述咒语的发声意义) 其二,除了在发音上和人体的某些功能产生直接关联外,道教咒语还可以与人的心理建立联系。有人称这一点为精神暗示,笔者只能说这样的讲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然不够准确。 以最为典型的道教的八大神咒为例,仔细品读道教八大神咒,往往就能给人一种精神力的支撑和强大的心理效用。如“斩妖缚邪、杀鬼万千”这一句,日久持诵,读诵者就会有强大的精神力支撑,使其在相信咒语的力量的同时,更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量去面对心中的畏惧。这与今天我们在一些竞技场合大声呼喊的“加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以上两点外,咒语更为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和自己的内心建立联系,唤醒自己。道教讲,唯有以赤诚之心,才能感格天心。咒语之所以能够行之有效,最首先的一点是持诵之人要有一颗不二心。这一点,也正是道教信仰的根基。 基于以上几点(先不去谈咒语背后的神秘主义),我们可以发现咒语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是有着独特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根基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迷信”就能概括其大纲。须记住一点,当我们在武断地否定某一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时,其实是在给自身关闭了认识新世界的大门。 念咒与气禁念咒时常常要求与体内的运气、在意念中存想相关的神灵形象(存想)统一起来。认为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内气作用于对象,使之受到控制,或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禁咒,又称气禁,简称为禁。
气禁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巫术中就已经使用。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吴越地方有称为禁咒法的,很有显著的效验,(那原因)是法师气充沛。"(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气耳。)从近几年来考古发现看,气禁流行的地区不限于吴越地区。楚、蜀等地区都有类似的方术。 据葛洪的记载,禁咒的应用范围广泛,有入大疫不受传染、驱逐邪魅,禁虎豹蛇蜂、为人治病,乃至于禁水倒流等。气禁术被道教所吸收,成为道法的一部份,早期道教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阶箓中专有一种《禁气箓》,可见已经是整个法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