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炼功夫为何是画符灵验的关键?天师符箓是将天地神灵的力量与自然造化的轨迹,以“符图”的形式印记在规定的文字(图形)和特定的物品上;咒语是将神力与造化以“密码”的形式,附着在规定的语言上。也就是说,符咒是人类与天地、神灵交通的一种工具。 符咒的实际运用,与气功炼养密切相关。而符咒的书写、运用皆有严格的规定,每一笔每一划均有其特定含义,并非由个人随意杜撰。下面我们就符咒的具体运用做一些探索。 在书符之际,一般都要静心、定息、凝神,存思、运气、掐诀、念咒。如画“住头痛三火符”,首先要求净心定息,左手掐诀,右手拿笔,口中微咒,心中存神,依诀画符。 至于符咒的灵验与否,主要看行法者的内炼功夫如何。《清微丹诀》曰: “法中之要,非专于符,非泥于咒,先以我之正气,合将之灵。…但居二斗之中,定光之内,吾以神气相贯,合将为将,则万病俱消,万邪宾伏。故德者道之符,诚者法之本。” 《道法会元》卷六九《王侍宸祈祷八段锦》御风注曰: “符无正形,以气为灵也。灵者祖气也,祖气不明,安待灵乎!” 这都明白指出,符咒之术本身就必须建立在内功之上。其内炼中所体认的“一点灵光”(元神),方是作法成功之本,符图咒诀,只不过形式而已。正如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明真破妄章颂》所说:“咒诀符图妙合心,…灵光一点便为灵”。“先天道妙之夫到,咒诀符图可有无。”其弟子萨守坚《内天罡诀法》也说:“一点灵光便是符,时人枉费墨与朱。” 这种以人体精、气、神为本的符咒之术,将气功、符咒融为一体,以已体内之神气,感召天地之能量,下笔成符。《道法会元》卷四所载宋代清微派所传书符法日: “其诀曰:先澄澄湛湛,绝虑凝神,使其心识洞然,八荒皆在我。则神归气复,元神现前,方可执笔,以眼瞪视笔端,思吾身神光自两规中出,合乎眉心,为一粒黍珠,在面前即成金线一条,光注毫端,便依法书篆,存如金蛇在纸上飞走。定要笔随眼转,眼书天篆,心悟雷篇,思金光渐渐广大,充塞天地。心念三五讳。 如召将符,则用本法召咒,或叠书诸号,皆随意运用。然虽如是,一点灵光辉天朗地,未曾下笔,已自分别,妙于行持,尤当朱墨外用工夫。” 宋代神霄派大师莫月鼎的《书符口诀》中亦指出: “若寻常书符,却只消凝神定息,念金光咒、音字咒,存金光满室,万神森列,营目一匝,运神光射纸上,结成雷神形状,左手运起雷咒结局,右手执笔,一气勇力,迅笔扫成其形,以速捷为妙,并无散形,咒语恰有笔法。” “吾之心与笔俱运,吾之气与咒俱转,恍惚之间,如见雷神奔走云雾,号令风霆,万神听令。如此行用,万无一失。苟不如之,良由不能聚精会神,感召之妙也。咒气罡诀,抑其末事,道岂在是符哉!法岂在是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