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符文化 >>符咒法术 >> 小儿哭闹,定惊、退热化煞法
详细内容

小儿哭闹,定惊、退热化煞法

   小儿哭闹,定惊、退热化煞法

      小儿哭啼,在排除身体疾病、衣物不适以及食物问题外,可采用此法。如小儿入夜哭闹不停、进入陌生环境哭闹不停等等,皆因赤子之心,三岁之前,天目未闭,可感觉到不干净的外物影响,套用看起来科学的说法是负能量的东西,此时,可用红色手绳拴在孩子手腕或将三枚一元硬币或者流通过的铜钱放置在孩子枕头之下,如有条件,可将少许朱砂沾白酒涂在孩子额头。


道医方法

《景岳全书》

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说:“参苓之效殊难所施襁褓,故儿科推拿最为灵妙。”这正是道医治疗小儿病的基本理念。

前言

当小儿外感时邪或猝受惊恐,有时会产生全身或手脚等局部的抽搐,严重的会出现神志不清,称为“小儿惊风”。

以前家中若是有老人,遇到这种情况,会说:小孩子吓着了,被惊到魂,在抱着小儿口里叫着“宝宝,回家了”并抚摸过程中,一边用双手提拉孩子的双耳,掐掐孩子的手掌,惊风的孩子往往不久后就好了,当真神奇。

这种在我们今天看来很迷信的方式,其实有着医学底蕴。

小儿按摩手法

提拉孩子耳朵、掐孩子手掌是道家小儿按摩中的“猿猴摘果”和“点按天心”的两种手法,有帮助小儿安神、定惊、退热的功效


用拇指和食指或食指和中指夹住小儿耳朵,向上提20~50次,再向下拽20~50次。


二;点按天心

小天心穴在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此法用手指掐、揉、捣小天心。

次数﹕揉100~300次,掐3~5次,捣5~20次。

功效:镇惊安神、清热明目、利尿。

主治:惊风抽搐、神昏、寐差、夜啼。

小天心穴,小孩柔嫩之体,气血未坚,腑脏娇嫩易伤损。

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说:“参苓之效殊难所施襁褓,故儿科推拿最为灵妙。”这正是道医治疗小儿病的基本理念。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有捏脊法治小儿腹痛。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的方法。

孙真人古法

小儿保健操

民间流传的孙真人古法小儿操六节,据说是孙思邈传下的,简便易学。

第一节:小手洗一洗

手指并拢,双手对掌,然后一前一后像洗手一样搓洗, 搓到发热最好;再依次互捏十个手指。

第二节:小手摩脚趾

左手扶住脚,右手五指对准左脚五指向下搓,按现在流行讲的人体反射区理论。脑的反射区就在大脚拇指根部。

第三节:手掌摩脚掌

左手扶住脚,右手掌对准左脚掌用力搓。右手扶住脚,左手掌对准右脚掌用力搓。

第四节:揉脚心

手握成拳头,对准脚心使劲揉。

第五节:敲脚跟

左手扶住脚,右手握拳轻轻敲打左脚脚后跟;右手做相应敲打。

第六节:搓脚丫

最后把孩子小脚上下左右全搓擦,直至发热。

勤摩腹部

百病消散

婴儿不能药饵,推拿术非药物,无痛苦,大人推拿按摩中,舔犊情深,是温馨的情感交流。

孙思邈还留下了促进小儿脾胃运动的按摩方法:“儿睡时,以手按其小腹揉摩瘀积,则气血通畅,脏腑调和,百病消散,去病如神。”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在线客服
- 道长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风科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