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符咒法术
符咒是道教中的一种法术,亦称“符字”、“墨箓”、“丹书”。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符箓术起源于巫觋,始见于东汉老祖天师张道陵。 符咒是道家修炼术法中的一部分,他在道家文化之中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自古以来便被很多道教修炼者使用,然而真正能够精通它的人并没有多少。 其实符咒是由符箓和咒语组成。据说符箓能够沟通人和神,真正精通符咒的人,能够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一些愿望。 符箓术的思想基础是鬼神信仰,称其有召神劾鬼、镇魔降妖之功效者,自不可信,而用以治病偶尔称有“小验”者,也并非其驱逐了致病之“鬼”,可能别有原因。据推测,某些病本轻微的患者,因相信符箓,饮符水后,造成一种鬼已驱去、病已脱身的心理态势。 符,按《说文解字》:符者信也。按《云笈七签》:箓者指戒箓情性。符指书写于纸、帛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符号、图形;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道教某些道士声称用符箓可以召神劾鬼,趋吉避凶,降妖镇魔,治病除灾。 张天师所用的符令,号称符法正宗,以官将符法为主要,凡分召请类(如温天君符)、医治类(如王天君符)、芟邪类(如殷天君符)、镇宅类(如马天君符)。凡书写符令者均需斋戒沐浴,并依符秘存神布气而后一气呵成,每笔均需持咒,结体使之如官将、神灵之身:即分符头、符身及符脚,而于符胆中注气墨书,即可召请现身而展现各种职能。 奉道者或常民常到道坛求取符籙,以卫己身、镇家宅,正一派早期即有一将军籙以之护灵,随其奉道年岁而拥有诸多将军籙。如道教所称的“祭酒”,现今通称为道士,从传度仪以至受籙仪,均需经由受籙而领受诸多官将吏兵,即可在设坛行道时呼召遣用。所以受籙道士即为仙官,从三五都功而逐级升至上清三洞之阶,以显示其道行、位阶。 正一派的符籙便是表示其宗教上的神职身分,非经家传、师授不能拥有,且需经由奏职、受籙才能拥有书符的资格。故符籙即表示需经受籙,才可驱使籙中吏兵,其本领高者可精通各种符法,以应私家或公众的需求;纵使被民间称为“小法”或“法师”的法派,依例也需遵从师授之制,才能表现符法真传的职掌。 2011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11)》在京发布。蓝皮书结合当前宗教文化复兴运动的新形势,分析了中国各大宗教在2010年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探讨了各大宗教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上一篇关于道教:符 箓 斋 醮简介下一篇道教符与箓有何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