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风水知识 >>风水文化 >> 庚子年里说庚子历史
详细内容

庚子年里说庚子历史

庚子年里说庚子(历史)

晚唐诗人韩偓,历经战乱,看到原本生机勃勃的春野一片荒芜,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分,写下一首著名诗句: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裴回。

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扬花去却来。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尾联形象写出了战乱带来的巨大惨痛,原本“参差十万人家”的市井变成了空无人烟的沟壑,沧桑巨变让人恍若隔世。

昆明池就在长安附近的。西汉时,汉武帝派人挖昆明池。挖出黑土。大家疑惑不解,请教东方朔,东方朔也不明就里,说西域胡人知道。到后汉明帝时,一西域僧人竺法兰来洛阳。有人向他问起此事,他解释说:“经书上说,当世界历劫毁灭时,有大火焚烧。这些灰就是劫火烧后的余烬。”劫:佛教用语,佛教认为天地自形成到毁灭为一劫。后以此喻指巨大灾难后的遗物,或指因兵火战乱,世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01

一、庚子年必有大灾:用图表数据看历史发展规律

中国方士认为五百年一巨变(准确地说五百四十年),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所谓五百年黄河一清,必有圣人出。而在一代王者崛起之前,常常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曹操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对战乱的深刻写照。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是对中国历史的粗浅描绘,我们可以从中国历史的时间轴可以大体感受到这些变化。在变乱分乘的年代,那些草莽英雄就是王者的驱魔人清道夫,杀戮无数之后天下乃定。


五百四十年间,又以一百八十年为一纪元,分为三元,成为大三元运。一百八十年内又以二十年为一运,六十年为一元,成为小三元运。(1)

无论是大三运还是小三运,都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元,而在小三元中,则是以一个天干地支轮回为一元,而庚子年则在历史上最为凸显,不是因为辉煌,而是伴随着大灾大难让人们刻骨铭心,也就有了“庚子年必有大乱”的说辞。

我们可以通过这张中国历史庚子年大事表图表感受一下:

此表从公元前261战国后期开始记录,属于不完全记录,从表中可以看出,38个轮回中,记录了庚子年发生的改朝换代或者拨乱反正的历史事件有9次,发生变乱、农民起义、战争的27次,地震,旱涝、饥荒的11次,瘟疫1次。可以大体反映“庚子年有大灾大乱”的说法。

曾仕强先生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周流过程。《周易。系辞下传》曰:“变动不居,周留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意思是说,世界万物总是在不停地变动之中,没有一定的法则,但是按照合适的方式,不断地变化。生生不息,却一起一伏,形成我们所说的“风水轮流转”,有时东风压倒西风,有时则西风压到东风,形势比人强,所以说“一切有定数”。(2)

二、五百年一巨变,从图表数据看历史演化规律

南怀瑾先生认为:《易经》包含三大原则:变易,简易、不易。所谓变易,就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化中;所谓简易,就是“有其事必有其理”;所谓不易,就是在千变万化之中,“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却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那东西是什么呢?宗教家叫他“上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萨”。哲学家叫他“本体”,科学家叫他“功能”。


中国人习惯把这种神秘的东西叫做“天”或者“道”,他代表这一种神秘的“主宰”或者称为“规律”。譬如中国说“五百年一巨变”、“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虽然是粗浅的认识,但也简单反映出历史的某种“规律”。

五百四十年间,又以一百八十年为一纪元,分为三元,成为大三元运。这个可以从上图表感受道基本发展规律。同样,不过历史过于宏大,不易看清。从小三元运,我们可以管中窥豹。按照《易经》,小三元运一百八十年内又以二十年为一运,六十年为一元,一百八十年可以分为九运。我们可以从近代一百八十年的历史看出其中的变化规律(4):

看到近代一百八十年发展对照表,你是否再度感到惊奇?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切自有“定数”。如果你由1864年上溯180年,你同样会发现这个规律。研究历史的同学可以做个课题研究。二十年一周期,这也是经济学家的观点,中国经济二十年出现一次大的变化。


钟义明先生认为,天地之气阴阳升隆,消长往来,阴长则阳消,阳升则阴降。宇宙是变动不居的,死为生之始,生为死之成。未来者为阳,已过者为阴。地德上载,天光下临;阴用阳朝,阳用阴用,阴阳相见,福禄永贞。(5)至于为什么分为“九运”,来自九宫变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细读此书。


三、天意从来高难问:从历史看人生


作为宏大的历史叙事是这样的,身为沧海一粟的我们,每个人同样具有自身的“定数”,正如你一出生就具有一个神秘的基因密码,决定了你的生老病死,还有一种更神秘的东西,暗示或者说决定着你的“定数”(命运)。如果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你也会发现,自己的一生也在悄悄演化的“九运”的规律,只不过更具体而微,体现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不尽相同罢了。俗语说:“人生三节草,总有一段好。”大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只是“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人把人力不能决定的部分,归于“天意”。这是中国古人对神秘力量的敬畏,经历越多,位置越高,或者说学问越丰富,越保持着这种敬畏之情,中国如此,国外也是这样。我们所熟悉的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说:“在望远镜望不到的尽头,我看到上帝之手的存在!”他认为地球万物安排的如此井井有条,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牛顿晚年痴迷神学,有的人认为他发了疯,其实这就是一种“曲高和寡”,当他达到一定制高点后,无人能够与他对话,而他自己也不能解决心中的谜团,只好在神学那里寻找种种迹象。庸人不知,却拿出自己道德标准妄加评判,不亦谬乎?


正因为难以窥知“天意”,我们只能“敬鬼神而远之”,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孔子把它归结为:尽人事以听天命!

所谓“天命”,就是一种当仁不让的道义精神,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变身“木铎”,把教化民众作为自己的使命。每个人都可以寻找自己的“天命”,成就自己,影响他人,造福社会!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在线客服
- 道长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风科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